首页 祝寿礼品 寿碗定制案例 办寿指南 祝寿文化 新闻动态 订购须知 关于我们
 
1.
2.
3.
4.
5.
          寿喜文化
公司新闻
寿喜文化
 
 
公司名称:久久寿礼网(成都寿碗定制厂家)
地址:成都武侯大道双楠段44号3-9-26
电话:189-8098-6955
传真:028-85058103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189-8098-6955
邮箱:316757818@qq.com
寿喜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寿喜文化
从唐代青花碗纹饰看寿文化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4-26 21:43:12 阅读:
  唐代吉语常见的只有“大吉、吉、盈、腾、寿”。“寿”在唐代多种材质、器物上都有体现。有“衔绶”的很常见,是寿的谐音,意长寿。在铜镜上有“永寿之镜”,在出土瓷器上也有寿字。
 
  “‘寿’字变化是汉字中最多的,它有上万个异体。字体长的叫长寿,长生不老;字形圆的叫圆寿,也叫团寿,象征无疾而终。字体变化无尽,有楷体、宋体、篆体、石鼓文、蝌蚪文、各种花体、梵书等。”(摘自《汉字的故事》)。
 
  唐代青花碗,其上寿字大,是洪寿,象征广大博爱、众生长寿。“寿”高入云,寓意寿与天齐。与碗上一样的卷云纹,在唐代不少器物上都写画出来,在长沙窑的彩瓷上尤为多见,黑石号沉船出水的瓷器上就有成千上万。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菊花纹或肥鸟纹,内碗上部多个卷云的彩绘碗(图2、图3)。这种寿与卷祥云共用的情况,在元青花上也有出现,例如2005年《考古》12期介绍出土元青花杯“内壁上部绘卷云纹,内底有‘寿’字”。这些事实横向地反映了唐代纹饰的一致性以及长沙窑与巩县窑纹饰的共通性,也纵向地传达了唐、元青花具有传承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唐青花碗上的“寿”字是唐代广泛流行的一种花体篆书,每个单字既像花朵,笔画又有左右对称的美感,除有上述美好吉祥意义外,还体现着唐人花寿的理念——活得健康精彩。图4是唐代花钱上的花体篆书“金玉满堂”。花体篆书不光唐朝应用流行,还影响到国外,如日本空海和尚在公元824—833年间所书《大和州益田池碑铭》。唐青花是一种首开先河的伟大创新,是各种成熟条件以及唐代先民开创、进取精神的结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笔者就对唐代、辽代,至清代甚至民国的篆书寿字进行了较多的比较、研判,发觉它们的基本发展变化总体上来说是由简到繁进行的。如辽代有的篆书寿仅比唐青花图上的篆书寿多了中间一横,而到清代则广泛应用于官用器物和民用器物上,其中官用器物的篆书寿美观繁缛,多姿多彩,民用器篆书寿虽式样不很多,但笔画和字形方面也较唐、辽时期繁复多了。
 
  中国最早用青料书写“寿”字非同寻常。和中国人的宇宙观有根本联系的“阴阳五行说”认为,青色是一种吉祥之色,它是与春天、东方、太阳、木、龙、肝脏相对应的。于是,有了青阳、青年、青春、青山、青龙、青运、青天等这些美好的词汇。用青料书写吉语寿自然会相得益彰。唐青花寿字彩色鲜艳,蓝中透绿,令人喜爱,仿佛神奇变幻,催人着迷。幸运的是,其寿字字体、笔法、书写特征和独一无二的青花特色,色(钴)料、色质、色相、色阶、色态明显区别于历代青花,再加胎、釉、型、工艺等方面的明晰判别,足以让用功穷千里目者看得一清二楚,做出“包青天”判案一样准确无误的鉴定。
 
  唐青花碗上的寿字竟能折射出如此之多的事实真相、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确实令人赞叹叫绝。我们需要对之刮目相看,而且要“认真”。

<< 上一篇:四川成都和重庆地区寿碗习俗流行浅析 下一篇 >>:成都寿碗市场分析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成都寿碗定做    
首页| 祝寿礼品| 寿碗定制案例| 办寿指南| 祝寿文化| 新闻动态| 订购须知| 关于我们|
久久寿礼网(成都寿碗定制厂家) 版权所有 蜀ICP备10203602号-4

在线客服

客服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小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